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本站
 
关 注:

本站因故已启用新域名 http://www.china-bilingual.com ,原域名“http://www.tesol.cn”将在一段时间后停用,敬请谅解,并代为互相转告。谢谢!

|  您好!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双语研究>>实践探索>>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办学特色思考:双语创生智慧 对话沟通心灵(P.1)

 
 
   
   

1.

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成都双语实验学校举行揭牌启动仪式 

2.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揭牌仪式在成华区隆重举行 

3.

投资3亿元 成都北部新城打造精品双语教育带 

4.

双语教育案例:为学校插上腾飞的翅膀——记成都市沙湾路小学的双语教学 

5.

Animal Growth》(教学设计与执教个案/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冯波老师) 

6.

“中国中小学汉英双语教学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指南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双语教育重点科研课题

7.

视频:双语教育在深圳罗湖

8.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央教科所张志远教授等一行赴湖南、广西视导双语教学实验工作

9.

广西桂林市阳光学校双语教育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鉴定

  -------------------------------------------
   

10.

韩国改革中小学英语教学(2001年)

11.

2006年:首尔所有小学初中将聘请英语外教(新华社)

12.

2008年:首尔市初中小学英语授课时间将增加1倍(韩国朝鲜日报报道)

13.

韩国时报:首尔市半数英语外教续签09年合同(英语新闻·21世纪报) 

14.

韩联社首尔2009年11月26日报道:205名教师获得首尔市英语水平认证

15.

本站报道:“高中国际课程研讨会”在京召开 

16.

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对2009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进行网上公示的通知 

   
-------------------------------------------------

△ 理论与实践探索——

1.

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介绍)

2.

双语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成果推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研究与实验(姜宏德教授主持)

3.

姜宏德教授:双语教育研究成果的形成与转化

4.

张志远教授:汉英双语教学实验在中国——使命、发展与愿景

5.

上海/姚静芳:从“拓展课程”谈双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6.

本站编辑双语动态与课堂教学视频

   

更多…… 

 

输入关键词 搜索本站更多内容

 


   
 

火狐浏览器目前不能正常显示本站网页,要获得正常的浏览效果,请用IE6.0浏览器。

双语创生智慧 对话沟通心灵

——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办学特色思考

作者:李 艳(成都特色中学发展论坛交流资料)  来源:成都商报等媒体 / 本站编辑

 
         

点击这里:看第1页

(一)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英汉双语教育的能力

双语教育的实施对学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挑战,不仅需要实施双语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娴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此,学校一方面严把新进教师关,要求新进英语教师必须过专业英语8级,其他教师必须过英语6级,且必须具有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并经过重点大学师范本科的系统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岗位培训,通过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在职双语教师的名师走校、双语教育的理论培训、双语教学的校外观摩、双语教学竞赛等一系列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学校双语教育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建设双语的学校文化,为双语教育的实施提供最佳教育环境

语言的有效学习需要全方位的语言环境。为此,我们要为英汉双语特色教育营造最佳的教育环境。首先是英汉双语学校环境营造,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即一方面对学校所有公共设施都使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标识说明(如教室、办公室、教学楼、操场等等);另一方面对彰显学校文化的教育理念、班级文化等进行英汉双语标识;校园广播站设英语专栏,增开午间校园英语电视节目、建立双语校园网站、开展英汉双语宣传(橱窗、板报等)、开辟英语口语吧、英语阅读林、倡导全校师生英语问候(自编校园英语100句)。其次,英汉双语社区环境营造,一方面是动员家长积极参与,要求孩子力所能及改造家里的语言环境,把学校所学到的英语运用到家庭环境中,另一方面与学校社区合作,包括双语化学校所在社区的周边环境,组织英语特色节目的社区宣传演出。

(三)开展双语教育研究,建设英汉双语教育的课程实施系统

目前,学校双语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双语课堂教学、学校双语文化环境熏染以及多样化的双语实践活动来实施,但双语课程的实施仍然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主渠道。双语课程就是指在非语言学科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渗透英语,教师用半英语或全英语授课,为学生拓展英语学习和运用的空间。为此,学校一方面组织双语教师开展双语课堂教学研究,如强化英语口语教学、确定实施双语的学科、选编双语课程的材料、探讨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等;另一方面,聘请外教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提高英语学科教学效果;同时,加强英语教研组与相关学科的合作研究,在健康、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中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实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和感受西方文化的机会,同时,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实践活动,为双语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利用活动课等第二课堂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英汉双语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 平台,营造浓厚的双语学习氛围。如建设供师生交流活动的英语吧、英语林;每周升旗仪式后进行英语才艺展示,如双语歌曲演唱、双语诗文朗诵等;活动课开展英语课本剧排练、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歌曲演唱等兴趣活动;学校值周班英语示范与服务;学校英语文化大型展示活动,包括双语板报比赛、双语小报制作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双语活动,来营造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拓展学习英语的空间,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最终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沟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需求,沟通是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缔造幸福的桥梁和纽带,学会沟通,知彼知己,学会沟通,创造和谐。2006年9月,学校开始了《沟通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课题研究,力图实现育人效果的最优化。学校课题组从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实施以人文管理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2)构建以自主沟通为重要途径的学校德育体系;(3)探索以沟通教育为特色的课堂教学途径,优化课程设置。

1. 实施以人文管理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走进教师心灵,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形成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让教师在感动中工作。为此,学校提出“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激活教师的创造智慧,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让教师带着愉悦开始每一天。”的要求,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多沟通交流机会,学校每周给教师安排两次瑜伽练习;每年组织春游(登金龙长城、游北湖等);校园拓展素质训练;每位教师生日,工会都会送出生日礼物。领导和员工之间用真心沟通,相互感动。沟通创造感动,感动产生效益。

2. 构建以自主沟通为重要途径的学校德育体系。通过研究逐步实现德育组织网络化、德育队伍专业化、学生素质发展全面化、德育科研体系化、德育效果最优化。

(1)通过“沟通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管理,建立校园值周班制度。在5—8年级中,开展以班级为主体的集劳动、服务、文明礼仪于一体的自主教育活动。学生在集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会了相互帮助,同时又美化了校园。(2)通过开展自主沟通德育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欣赏、学会体验。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每月一次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德育简报的制作活动;每期一次的沟通文化教室美化活动;每年一次的沟通教育主题班会节;每年一次亲子游特色活动。

3. 探索以沟通教育为特色的课堂教学途径,优化课程设置。通过培训、研究,激励广大教师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研究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积极体验、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勤于总结和反思。

(1)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超市,搭建师生自由沟通交流平台——(1)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超市,搭建师生自由沟通交流平台 活动课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 也是促进师生沟通的一大平台。开展活动课三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活动课的有效开展途径,优化活动课的设置。08-09学年度,学校在继续开展好活动课的同时, 探索学生社团的组建工作。并初步形成活动课的校本教材。目前,活动课教师已涉及到18个学科,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而1—8年级的全体学生(9年级除外),均参加了活动课的学习,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5%。学校开设了45个活动课项目,如科技创新组、历史情景再现组、乒乓球组、篮球组、健美操组等。老师们努力尝试运用学生喜欢的话题、形式、内容等培养学生。

(2)体育课“1+2的模式”的探索,即:实行体育课时整合与学生走班相结合,实现1节基础训练(+)两节特长培养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基础训练达标同时培养对一个体育项目的兴趣,掌握一种体育技能,从而形成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尝试体育课引进形体训练,让体育舞蹈走进课堂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又一亮点。

(3)艺术课程的整合改革旨在促进课堂沟通、提高艺术课堂效率。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将一周的美术课浓缩集中,以增加学生有效训练的时间。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老师们精心设置了剪纸、刺绣、十字绣、书法、泥塑等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既学习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又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了艺术课的效率。

(4)小初衔接课程的设置——九年一贯制一个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小初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衔接。为此,学校拟打破常规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步变“6+3”为“5+4”模式,增加小升初衔接教育课程。目前,学校已经编撰了自己的语、数、外三科衔接教材,并从六年级下期开始,用一学期的时间,学习衔接教材。从已有的两届直升班情况来看,本校直升学生经过衔接教育,在初中阶段发展良好。在学习能力、适应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学生。

(5) 开设沟通技能训练课。包括正常沟通技能(正常交流与理解);障碍中的沟通技能(认知的、情感的);对立中的沟通艺术;不同对象的沟通技巧;常见问题的沟通案例;特殊问题的沟通案例。

(6)建立沟通教育日,如师生沟通日、家校沟通日、教师沟通活动日(研讨)。

(7)探索沟通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沟通每一位学习主体,实现“四个沟通”,即课堂心灵沟通(师生关系调节)、课堂行为沟通(学习行为同步)、课堂认知沟通(思维和理解力的调节)、课堂沟通情景设置与氛围营造(互动、对话、游戏、参与等)。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协作单位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来自
英国、美国的外籍教师
EricMeghan会间与学生愉快交谈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欧文先生与学校领导、老师和外籍教师愉快合影

(本站2010年6月25日编发 / 图片素材由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提供) 

 

上一页〗  2(共2页)  下一页〗


上一篇:

深圳/吴海清:小学数学双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

下一篇:

青岛四方实验小学:课程开发视域中的小学双语教学


 
 
 
Copyright ©2004. 中国双语教育网   中文网址:双语教育网   备案序号:桂ICP备05001580号  
咨询电话:010-58622189  0773-8825555  本站 E-mailchinabilingual@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