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沟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
(一)办学理念
1. 通过对话来实现沟通,建立民主、平等、分享、和谐的学校文化。 民主、平等、分享、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办学的基础,离开它学校就不可能健康、轻快、和谐、良性的发展。真正的沟通应该是基于民主、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基础上的心灵相互作用。交流增进理解,对话化解心结,走进师生心灵,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分享、和谐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实现人文管理、智慧育人的学校和谐发展状态,促进师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2. 通过人际沟通教育,培养师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以沟通为前提的,是建立在心灵沟通的基础上。沟通其实是教育的最本质形式。没有沟通,就没有信息的传递,就没有意义的理解,更没有价值的判断。因此,沟通是人际交流的手段,是心灵发展的需要。学会沟通,就是要培养沟通意识、掌握沟通工具、学会沟通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师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为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通过双语教育,培养学生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实现多角度的文化交流与共享。 任何沟通都需要借助于语言符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国际社会的多元发展已经成为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必然会导致不同文明或文化间的互动。双语沟通教育能够实现多角度的文化沟通和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性。
4. 通过多角度的文化沟通,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借鉴,促进师生的智慧提升。 沟通要多样,智慧需启迪。多角度的文化沟通能够帮助师生认识东西方文明的优势和劣势。文化的对比和借鉴,能够引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积极思维,从而促进师生智慧的提升。总之,双语沟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英汉双语和对话沟通这两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来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让师生的生命在文化的感触中思考、在心灵的感动中成长,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智慧启迪、心灵健康和和谐发展。
(二)办学目标
在未来三年内,努力构建以双语沟通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施体系,把学校建设成师生高素质、教学高质量、文化高品位、办学有特色的成都市九年一贯制双语实验学校。
1.师生高素质 (1)加强双语教育,夯实语言基础,增强师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提高师生的文化适应能力.(2)加强沟通教育,构建沟通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及人格健全发展。(3)开展沟通实践活动,实施对话教学,提高师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个性张扬和独特发展。
2.教学高质量(1)加快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有效实施教师教育工程,强化师资培训和自我提升,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思想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3)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研讨活动,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开展英汉双语教育教学研究,建设中西人文校本课程体系。
3.文化高品位(1)提炼和培育学校文化,强化文化的育人价值;(2)建构具体可行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物化和外显学校文化形象;(3)论证、细化学校办学目标,强化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和阶段性;(4)进一步凸显双语沟通的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同度和知名度。
二、“双语沟通教育”的实践措施
双语教育是目前国内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鲜事物、前沿模式。在实践中争议大、置疑多,没有现存经验和规律可循,也因为缺少师资,推进难度大。为此,我校近年来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对如何有效实施双语教育,加强对话沟通,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学校发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未完,接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