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输入关键词,搜索本站更多内容 |
||
撰稿:内蒙古呼市铁一中肖宏伟 来源:中小学教研中心供稿 本站编辑转载 | ||
【编者按】在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不仅高校,基础教育阶段汉英双语教育实验也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这是合乎逻辑的发展——不必从双语教育宏观意义上去分析,仅从教育的延续性和不同学段的衔接性要求来说,既然高校推广学科汉英双语教育,那么作为直接为高校输送新生的高中教育,及时开展双语教育实验并逐步扩大,这是必须的,是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负责任的考量和选择,无须等待上级布置,教育的发展已经向基础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按照国家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学校教育科研和学校整体发展的策略,这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有一些小学、初中也开始扎实地开展汉英双语教育的实验研究和推广,这也是一种很有眼光的前瞻性很强的决策。
诚然,确实有一些学校只注重外表形式,挂了“双语学校”的牌子,而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开展双语教育,这是不足取的,最终将会被淘汰。
然而,地处我国北方边陲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铁路一中的汉英双语教育实验却使我们深深感动——这里倒不是说他们的双语教育一定达到了多么高的水准(本站尚未前往考察,但内蒙古和呼市教科院已有鉴定),而是他们以“科学发展”和“教育国际化”的视野踏踏实实搞教科研,认认真真开展汉英双语教育实验研究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他们并没有挂出“双语学校”的牌子,却埋头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该校承担的自治区“高中物理学科课、历史学科课堂实施(汉英)双语教学行动研究”,经内蒙古和呼市教科院专家组鉴定,该校汉英学科双语教学实验达到了自治区领先水平,建议扩大实验范围!——这是感动之一。
该校在课题研究经内蒙古和呼市专家鉴定后,已经将双语教学实验扩展到数学、政治、化学、美术、音乐等七个学科。对于过分追求高考升学率尚无法淡出基础教育界的今天,这难道不是难能可贵之举吗?——这是感动之二。当然,事实上,他们的双语教学并没有影响高考升学率,实际上却加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这不能不使我们再次想起本站曾经报道过的宁夏固原一中陈国江老师编写中学历史双语教材并获得正式出版发行的事迹。在中国,正是有许多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的老师做着科教兴国的大事,他们也许并不出名,但他们的事业客观存在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和抹杀的。今天,我们又看到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铁路一中这样一群埋头于科教兴国、科研兴校并做出喜人成绩的可敬的老师们。
2011年4月,该校领导杨校长带领原课题组负责人肖老师、施主任等三人前往本研究会中小学教研中心考察、研讨,他们将积极探索深入开展研究,扩大学科汉英双语教学的途径。
本站在此发表该校“高中物理学科课堂实施(汉英)双语教学行动研究”的有关成果和部分资料,供读者参考。(点击下面的相关标题浏览)
一、内蒙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课题“高中物理学科课堂双语教学研究(汉英)”
结题报告
二、内蒙古呼市铁一中“高中物理学科课堂双语教学研究(汉英)”实施方案
(本站2011年5月5日编辑发布) | |||
上一篇: | 第四届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将于今年6月在长春召开 即日起报 | ||
下一篇: | 内蒙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课题“高中物理学科课堂双语教学研究(汉英)”结题报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