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双语动态/双语研究>“十二五”课题专栏·参考文献>上海师范大学钱源伟教授:双语教学有效性初探(P.2.) |
![]() |
![]() |
|
||
输入关键词,搜索本站更多内容 |
||
(一)确立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所谓确立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双语教学目标的形成要遵循双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在具体表述时应做到明确而清晰。明确了双语教学目标,就有了双语教学的具体操作定位。对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解释,应从发展学生的语言、学科专业要求和社会文化理解三方面阐述。双语教学在学生语言发展方面的目标主要包括:
(1)掌握学科英语词汇,通过阅读一定量的外文原版资料提高专业外语阅读水平与表达水平。
(2)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科英语口语操练,了解与适应外语应用习惯。在从事学科双语教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时,会使学生遇到的文字方面障碍增多,从而需要更多的利用身体语言和母语进行文字障碍的疏通。另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周课时量是固定的,且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科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从短期看双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目标达成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双语教师进行优化教学过程的长期努力来看,学科专业目标与学生的语言目标发展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双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让学生用两种语言强化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让学生形成对某一学科发展价值的双语判断。
(3)通过个性化教学方式,使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愿意深入研究的学生获得学科专业方面的长足发展。
(4)在定位双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目标时,双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社区、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学生个人需求而有所调整。
双语教学的社会文化理解方面的目标是在树立学生对母语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增进对外语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促进学科传授时双语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说双语教学的社会文化理解方面的目标最终是形成受教育者对双语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今后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交流,形成尊重外语文化的习惯。
(二)组织双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所谓双语教学知识处理的有效性,是指双语教学知识选择与安排要为实现双语教学目标服务,尽可能与双语教学目标相符合,避免“失真”而产生偏向,主要涉及双语教学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校选择哪些内容作为双语教学知识,应首先考虑有效的双语教学知识量,“有效教学知识量,就是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实在有益(新的或具有新意)的观点材料、方法,学生学了之后有所感、有所获,真正理解的内容”。
如果有效的双语教学知识量为零,学生的双语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双语教育者必须注意双语课程教材编写的有效性。双语教学的课程,目前小学多在音乐、美术、体育、数学、自然学科中进行,多数渗透有较强的活动成分;中学则多在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中开设,大量以拓展型课程、选修课程出现,少量在必修课部分章节展开。在教材编写方面,因我国的双语教学的定位与国外双语教学有差异,所以不能照搬外国的双语教材,双语教师应根据我国学生的特点进行选编、改编或重编。在编写过程中应把握三个原则:
(1)按照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双语教学的正确定位进行;
(2)以原版资料进行编选;
(3)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双语教材的立体性和直观性。
从目前双语教学实际进展情况看,大多数双语教学并未达到“课程标准”水平,仅是“学科教学”实践,因而注重微型双语课程教材研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开发双语微型课程,更确切地讲,开发一些微型资料包,供师生在双语学科教学中灵活、多样、适时使用。这种资料包研发聚焦于当前热点科学话题,以一个主题形式组合原版资料,如密切联系生活的“健康与营养”,强调各类营养对健康的影响;如贴近社会现实的高科技运用典型,磁悬浮列车;如探索科学分类方法,以“元素周期表”为例;如科学前沿,基因、纳米技术等。
开发双语微型资料包的原则包括:选材坚持用英文原版;注重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图文并茂,活泼多样;课题的小型化;照顾不同层次学习需求,编制相应辅导材料;有利于教学安排。在收集资料时,强调专家、一线教师的充分互动。既有供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还精心编选教师参考资料,从而根据学生、班级实际情况,调节确定相对自由的课时(5—8学时为主)。一般来看,效果都比较显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科知识、语言、思维目标的达成度都较高。
(三)双语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双语教学方式和方法运用的有效性是指双语教学为确保双语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通过对双语课程教材的学习获得有效知识量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双语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必须遵循双语教学的认知、情感和语言学原理采取相应的教学与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探索。
双语教学的认知原理是指教师应关注学生言语智力的发展,要求双语教师注重引发学生学习双语的自觉性,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给予恰当的激励,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和注重运用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认知原理给双语教学的实践启示是:
(1)在双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课堂双语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对外语形式系统(如语音、语法等)给予适当的关注,但以不要妨碍学生流畅交流为原则。
(2)注重培养与训练学生学习双语的耐心,不要过多地进行外语语法解释和抽象的用外语表达理论阐述,多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母语与外语新旧知识交互作用上产生联系。
(3)应注意发展学生学习双语的自主性,而不是依赖性,通过大量听、说、读、写等活动,充分的教学互动与参与,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双语的自我满足感,主动建构学科双语的知识框架,对学生用双语表达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
双语教学的情感原理是指双语教师应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习者获得学习好学科与语言的自信心,勇于尝试用外语表达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其对双语教学实践的启示是:
(未完,接下页)
![]() |
|||
(本站2011年11月29日编辑发布) | |||
上一篇: | 上海师大钱源伟教授:在“十二五”双语课题研究开题研讨会上的讲话(2011/11) | ||
下一篇: | (暂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