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双语研究双语教育: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精准搜索:

| 您好!今天是:  

双语教育: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Bilingual Education: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School Development

苏州市第十中学  校长/柳袁照
作者:柳袁照   来源:互联网    本站编辑发布:2006-06-26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百年老校如何打造国际品牌,主动融入国际教育的主流将面临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们把国际化、本土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两翼;把集团化、精品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走向;把双语教育、小班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举措。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双语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双语教育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

柳袁照校长柳袁照校长

对学校来讲,双语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研究,不如说是一种实践。要实践首先就必须对事物的概念及本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要对双语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正确的把握。首先要把握好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关系。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是两个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尤其是把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能替代“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的范畴更广,即要在更广的学科领域和其他教育领域或教育环节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拓宽外语学习环境。与此相应,我们的双语教育实验,除了选择学科实施双语之外,还包括学校课堂教学的其他教育领域,即在软硬教育环境建设上、在课堂内外都能突出双语教育的特征。

一、双语教育要建立在教育本土化的坚实基础上

柳袁照校长与前来讲学的外国学者

柳袁照校长与前来讲学的外国学者

来访的美国学者与学校领导互赠纪念品

双语教育以重视母语教育为前提,忽视母语、轻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推进双语教育将会步入歧途。

苏州十中是一所具有深厚吴文化底蕴的学校。“浸润于吴文化之中”是对我们学校办学人文环境最恰当的概括。百年老校浸润于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姑苏水巷深处,灿烂的吴文化文明以及浓郁的现代气息,给人以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跨越时空的独特感受。我们坚持将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理念的精华有机的统一,构建古典与现代兼容、本土与世界兼容的校园文化。名园办名校是苏州十中的特点,在苏南现在已很难找到这样一所从形和神都呈现如此浓郁历史韵味的校园了,校园有两处文物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一处是宋代遗物西花园瑞云峰,另一处是清代江南织造署衙门。历史上康熙、乾隆各六次下江南,在苏州停留期间都住在西花园即现在的十中校园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南织造,曹雪芹早年也曾生活于此。宋代文化、清代文化、民国文化交融在一起;帝王文化、园林文化、丝稠文化与新文化在碰撞中扬弃。

百年前在织造署旧址上创办了振华女中,这是今天十中的前身。名校出名人,蔡元培、章太炎、于右任、胡适、李根源、陶行知、洪深、竺可桢、钱三强等均担任过校董并先后讲学。在学校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都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见证和文化凝聚物,折射出吴地文化的光辉。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它自己的人文背景,随着教育国际化呼声的日益高涨,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教育本土化问题。教育国际化教育本土化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学校发展的“两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本土的才是国际的。对那些百年老校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在当前不可逆转的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如何发扬光大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秀的教育传统,已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双语教育要与强势学校的集团化发展相联系

百年老校只有做大做强做优,才能实现新的跨越,集团化是当前强势学校的一种必然选择。集团化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带动弱势学校,这是社会的责任,但不能以牺牲学校的品牌、质量为代价,不能以稀释教师队伍素质为代价。应该是强强联合,横向联合,中外联合。实施双语教育,是当前中外合作的一个突破口。对十中来说,双语教育已经成为我们集团发展的一根纽带。 三年前苏州十中与苏州八中合并办学,师生达到近6000人规模。

前年我校与加拿大BC省教育部合作创办了“中加合作苏州枫华高级中学”,一期已投入人民币一个亿。学生修完中国与加拿大规定课程,可获中国与加拿大双文凭、双学历。去年我们十中又创办了“苏州市振华双语实验学校”,尝试大众化、精英化并举的教育模式。现在,苏州十中已初具集团化的雏形,双语教育已成为学校集团发展的一个新的制高点,我们在“教育集团化”的雏形中,在高中部、初中部、“中加合作苏州枫华高级中学”、“苏州市振华双语实验学校”等不同的层面上实施教学,形成梯度,三所学校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和层面。第一个层面:中加合作枫华高级中学实施的层面。这是一所双文凭教育学校,加方课程由加拿大教师教学,即在开设的加方课程中采用加拿大教材,完全由加方教师以英语教学。这所学校采用典型的沉浸式双语教育,是“十中集团”实施双语教育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高中双语试验小班、振华双语实验学校实施层面。部分课程实施沉浸式双语教育,目前已在化学、物理、数学等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第三个层面:十中高中部、初中部实施层面,为过渡式双语教育。十中的双语教育已涵盖了当前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种不同的形式或类型。

三、双语教育是培育精品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十中的教育集团雏形中,各成员围绕培育精品教育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十中高中部走的是精品化的办学模式,初中部选择的是高质量的大众教育模式,振华双语学校发展的是精英教育模式,中加枫华高级中学引进的是国际教育模式。经过努力,十中的小班化教育已成为苏州的品牌教育,去年十中的高中招生,小班已占三分之一。双语教育与小班教育是十中精品教育相辅相成的两翼。我们将通过双语教育,快速提升学校品味,打造国际品牌。做大做强学校不是目的,做优做精才是本意。优势学校、强势学校不在于是否有高楼大厦,而在于有大师和大气,要有一种超乎于国际和超然于眼前的教育作为。

通过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加快拉动学校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比如,双语教育的实施对教师队伍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无论是教育观、方法论,还是教育技术、非母语教育、教学能力,都将要求有一个突变。要培养学生成精品,首先要求教师是精品。双语教育是以双语教师为支撑的,现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教育,教育的国际融合,首先教师队伍的素质要能够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教师要能与国际教育接轨。我们已经选派了部分学科的教师到国外培训,以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另外采取两支队伍互补的办法,即外籍教师与国内教师互补。我们逐步要求35岁以下的非外语学科的教师外语水平要达到通用六级,非英语学科的教师能用英语教育、教学的比例达30%。我们已与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签定并正在实施《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EFL英语学术合作项目(EAP)合作协议》,合作进行较完全的“浸润式双语教育模式”教育实验,在最大的范围内把学科课程教学转变成双语课。我们是在实施一个中加双语教育的全面计划,引进一种课程、一种模式,而不仅仅是引进几个外籍教师,加强单纯的英语教育。我们正在以双语教学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跨学科教学本领、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筑起我们学校的一道精品教育的“高门槛”。

精品教育是一种呈现个性的教育。实施双语教育要把握好融入潮流与建立自己个性的关系。苏州的双语教育,已成为继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之后高举的第三面旗帜,已经列入了“苏州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正以破竹之势推进。苏州的双语教育模式必将建立,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要建立各自的个性。融入潮流是学校与时俱进的选择,塑造个性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苏十中作为优质、强势、品牌学校,在整个“苏州双语教育行动计划”中必须做一个先行者,并要充分发展自己的特色。

四、双语教育是融入国际教育潮流的直接体现

实施双语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直接体现,实施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而且还牵涉到双文化浸润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语言技能学习与双文化浸润的关系。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学生外语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非母语环境或非母语场合中的双语者,还要通过双语教育的过程,使教育对象获得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包括对两种文化的协调互补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宽容,这是我们实施双语教育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只有从通用人才通用能力的角度,只有从学生对新知识的快乐接纳和积极使用的层面,才能构建起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目标,才能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等背景文化的关系。十中文化是吴文化的一个缩影,吴文化是走向世界的文化。教育国际化只有建立在教育本土化的基础上,才是有源之水;要发扬学校的本土特色,只有融入教育的国际潮流,才会有生命力。正确处理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可以满足既定与未来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要求。站在这种角度,我们解读、接受、尝试、推广双语教育,突出强调“文化”的问题,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是一个中国人、苏州人,而且还是一个国际人、一个能够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人

五、微观的学校领域要有宏观的实施思路

作为教育的一个基层学校,实施双语教育要有理论指引,更要有具体而能操作思路

在我国双语教育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一切还在尝试和探索之中,要允许成功也要允许失败。我们认为现在还没有最佳模式可供选择,既要把它作为一项实在的教育工作切实推进,又要把它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加以探讨。实施双语教育要与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理念紧密相联系,与学校机制体制创新紧密相联系,与打造新型教师紧密相联系

实施双语教育,正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时代特征。双语教育作为一项整体性工作,在学校层面将在三个方面同时展开:

一是要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好双语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计划。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领域,一定要有一个较全面的思考,提出和确定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强学校层面的宏观研究。

二是要构建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双语教育的研讨,要贴近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要能够不断总结、梳理、积累。要能够规范操作、规范实施,包括双语课程的开发、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双语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课题,我们除了要加强学校实施战略与实证研究,如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评估体系等方面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之外,还要关注学校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实施过程的外部宏观环境、背景,以及困难、阻力,甚至消极影响。作为浸润于吴文化之中的学校,在向国际化迈进的途中,发展双语教育,对做好教育的输入和输出这两篇文章,大有裨益。我们要认真研究实施双语教育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和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双语教育的特点和异同,分析和探讨文化背景的影响,如本土文化的影响、异域文化的影响等,在一个有高度的空间实现研究与操作的并进。

三是要建立一个学校自己的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育作为开创性教育事业,不会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而要靠自己去创造。必须依据学校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探索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个性。一个有个性的模式,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模式。建构具有苏州区域特点、十中个性的双语教育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每进行一项新的工作,必须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以开阔的视野来探寻和总结规律。建立模式是探寻规律的过程,是对事物本质把握的过程。

总之,实施双语教育,是为了满足既定和未来社会和文化环境要求的超前的教育行为,我们希望通过双语教育的推进,尽快把学校打造成高质量的学校。


【相关链接】

  1.  深圳/刘汉文: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探索中国孩子英语学习之路——我校在创新中探索英语及双语教学新模式
  2.  潘洁、古瑜:双语活动课程在双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桂林市阳光学校)
  3.  深圳/陈宝红:小学阶段实施双语教学的案例分析(深圳盐田区外国语小学)
  4.  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组长姜宏德教授赴桂林考察
  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双语教育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与结题活动在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举行(2018)
  6.  成都教育国际化启动“加速程序”:未来三年建设1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7. 【双语研究】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谈双语教育——智者给予我们的启示
  8.  巴克兰(BUCKLAND)外教在贵州——“一校一外教”项目:花开贵州(附视频)
  9. 【站外链接】三亚各中小学2018年起每所学校至少聘请一名外籍教师

【更新: 2019-03-05


  相关网站友情链接 搜索本站更多信息    
   

 
本站LOGL
Copyright © 2004.- 2022  中国双语教育网   中文网址:双语教育网   备案序号:桂ICP备11001098号-1  
 
电话:0773-8825555     传真:0773-8827111      本站 E-mail:chinabilingua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