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双语研究中国当代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回望与出路

精准搜索:

| 您好!今天是:  

中国当代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回望与出路

Retrospect and Outle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 龚海平 ·
来源:《江苏教育》2017年第20期    作者:龚海平   本站编辑转载:2019-02-12
(点击这里:承上页

3. 课堂执行者的课程实施必备条件缺乏。

本文作者:龚海平语教育实施的首要条件和根本保障是双语师资。一些地区和学校既没有对双语师资进行较为系统、扎实的岗前培训,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在岗培养,没有安排外出进修,以至于这些教师教了几年双语课程连最基本的学科教学语言用外语都讲不正确。这种师资状况下的双语教育质量怎能得到保证?!

双语教育实施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双语教材。这里所说的双语教材,并非指的是母语与外语对照呈现的教材,而是指外文版教材。就多数学校而言,根本就没有双语教材可供师生使用。有些学校则完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不仅其学科教学内容、要求与我国教育部颁布的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相距甚远,而且引进版教材中的语言远远超出了我国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很不适用。有些学校则将我国出版的中文版学科教材翻译成外文教材供师生使用,虽然解决了双语教材的缺失问题,但是,一方面其译文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译文本身即使准确无误,也与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形成很大落差。还有的学校是由双语教师自行编写学科外文教材。这种解决双语教材的方式,一方面就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目前整体师资素养而言,风险极大,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也由于各学科外文版教材的编写各自为政,没有科学评估学生的外语语言水平,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降低了外语“学用结合”的频率,实际教学效果也必然低下。

4. 研究指导者的自身专业水平不达要求。

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其教学活动,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指导的。然而,从面上的情况来看,我国有真才实学的双语教育研究专家本身就非常稀缺。基层教研部门的学科教研员往往是单一学科的教研员,而既精通学科教学研究、又具有较高外语水准、能够胜任双语教学指导工作的教研员,更是凤毛麟角。客观地说,绝大多数基层教研部门的学科教研员自身专业水平已经不足以胜任双语教育研究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这种情形下,双语教育实验学校的双语教师更多地只能靠校本研修和个人钻研。实践证明,这些是必需的,但是仅仅靠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校本研修从来就不意味着闭关自守和排除外部介入,恰恰相反,离开了专家和专业教研人员的引领的校本研修,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是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率的研修。

5. 教与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建构实施。

实践证明,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行为不断改善和质量不断提升的一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双语教育成效的必备手段。然而,从目前各地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来看,普遍还没有建构起教与学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因此出现了教与学的质量评价实施环节的缺位,学校方面也就只能“自说自话”,让人无法考证、比较、鉴别和评判其双语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这显然严重落伍于我们今天所处的“大数据”时代对教与学的质量评价的要求。

6. 行政部门双语教育课程政策严重缺失。

必须看到,双语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双语教育的课程政策一旦缺位,将对双语教育的长足发展带来诸多阻碍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基层学校将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知所措的状况。

第一,双语师资的人事管理政策普遍缺乏。这表现在:(1)双语师资的配备缺乏计划性和倾斜性,造成了一些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因双语师资短缺而使得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开展难以为继;(2)双语师资的培训和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和得力举措,使得这项工作几乎完全靠学校自身力量加以解决,客观上给学校出了一个大难题;(3)双语师资的工作量标准如何认定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双语教师的工作负担、特别是备课负担加重,影响了双语教师的身心健康;(4)双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付出的要远远超出一般学科教师,可是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他们在职称晋升、骨干教师称号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没有出台任何激励性政策,这从客观上容易挫伤双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双语教育课程实施规划政策普遍缺乏。这表现在:(1)双语教材的选用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可能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里,都很难出版“国审”“统编”或“省编”的双语教材。面对这样一个在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如果仍然要求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必须使用“国审”“统编”或“省编”的双语教材,那将无疑是在宣布双语教育实验的终结,因为这将意味着学校无双语教材可选。(2)在当前条件下,哪些学科适合双语教育,哪些学科不适合双语教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理应出台相应的课程政策,以防止基层学校双语教育课程开设出现乱象。但是,这样一份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政策指导性文件,尚未见诸媒体,抑或根本就没有。

三、我国当代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出路

在我国当代中小学双语教育出现重大拐点的时刻,很多双语教育实验学校纷纷畏缩、撤退,甚至选择了悄然放弃,从此羞于再提“双语教育”,似乎当代中国中小学双语教育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然而,困难和挫折没有吓倒对双语教育持有理性认识和教育定力的人们。我国双语教育研究专家王斌华教授在“第二届全国双语教学展评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发出了让人振聋发聩的强劲声音:“双语教育的可行性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是中外各国的实践所公认的!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开展双语教育的时候,而是如何把双语教育开展得更好的时候!”王斌华教授的讲话,驱散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乌云,挥去了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雾障,展现了双语教育广阔而美好的前景,坚定了人们开展双语教育的信念和信心!

东渡实验学校双语教学在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的双语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获得了张家港市教育局的鼎力支持,其所申报的“基于全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教育双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得到了专家的力挺,成功获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东渡实验学校于2016年还被苏州市教育局评审为苏州市唯一的“双语教育课程基地学校”。20174月,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张家港市举办了“首届苏州市双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获得了圆满成功。

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张家港市三兴学校、张家港市杨舍实验学校、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花园学校、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等校知难而上,迅速加入了双语教育实验学校的大家庭,双语教育扬帆起航。

而较之于那些对双语教育“醒得早、起得晚”的地区,扬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见》(扬教发【2016】39号),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验”。 面对双语教育“再出发”的喜人形势,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才能避免今日之双语教育重蹈昨天之覆辙的问题

研究表明,要保证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认真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从基础教育如何在人才培养方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站在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立场,提高对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坚定信念,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的迫切需求

必须认识到,推进中小学基于双语教育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而且具有国家层面的政策依据。2015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意见》提出,“推进与世界各国语言互通,联合更多国家开发语言互通共享课程,促进中外语言互通”,“支持东部地区整体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水平,率先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参加国际学生评估测试”。《意见》要求,“发挥学校主体作用,鼓励成立区域性、行业性校际联盟”和“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开展教学实验”。

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简政放权”,出台相应的课程政策,鼓励、引导和规范学校积极、稳妥地开展双语教育。要量力而行,选点实验,培塑先进典型双语教育实验学校,稳步、有序推进,逐步扩大区域双语教育的规模,直至全覆盖。

第二,要以改革的精神破解双语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难题。基础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就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深化改革,打破那些不合时宜、阻碍课程改革的旧的“坛坛罐罐”,建立有利于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新常态。

(1)要多途径解决双语师资短缺的问题。近年来从高等院校毕业、走上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年轻教师普遍都具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经过转岗、岗前培训与在职进修,是完全可以从事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的。现有绝大多数青年英语教师经过短期专业培训,也是完全可以转岗,成为“一专多能”的双语教师的。

在双语教育实验规模较大的区域,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业务主管部门应制定、落实本区域双语师资长期培训、培养计划。在双语教育实验规模较小的区域,学校方面应该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采取委托培养,或邀请专家上门培养,或通过申请加入区域性、全国性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联盟,让双语教师参加集中培训。

(2)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双语教材问题。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自主研发和编写不低于国家相应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双语教育实验教材,通过实验,不断完善。不具备研发和编写双语教材的地区和学校,可考虑使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双语教育实验教材”(目前已经出版的有《英语》和英文版的《数学》《科学》)。

(3)要在立足双语教育校本研修的同时,加强校际、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双语教育合作交流,力求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经验互鉴。通过双语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和相互观摩、相互切磋,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要创造条件,让双语教师分期、分批到双语教育开展得较为成熟的地区和学校跟岗进修,要鼓励双语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双语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和“全国双语教学展评活动”。同时,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想方设法,努力打造本区域的双语教育示范学校,将示范学校办成双语师资的孵化器、双语教学的研修基地。要从优秀双语教师中挑选合适人选,担任当地的双语学科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以具体指导区域层面的双语教育实验工作。

(4)要出台相应政策,激励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双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切实解决双语教师的后顾之忧,保障双语教师的切身利益。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可以考虑设置双语教师职称评审系列。

(5)要探索构建和实施双语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业务主管部门要支持和鼓励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参加“全国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联盟”于每学期期末组织的联考,严格考务工作,如实上传数据,找准自己的双语教育课程学业测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一项牵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课程改革,双语教育只有在深刻汲取过往经验教训的同时,以教育国际化的前瞻视野去科学规划,大胆探索,扎实推进,才能实现其应然价值。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 丁静. 对中小学“双语教学热”的冷思考[J].教育导刊,2004(07):54-56.

[2] 陆建非.英语教学50年,为何还是“低熟练程度”?[N].文汇报,2014-11-28.

[3] 文汇报新闻中心.中国学外语人数世界第一教学基础薄弱成“瓶颈”[N].文汇报,2004-3-15.

[4] 赵锋 徐星 薛婷彦.“双语”十年--历经辉煌与低谷,如何走得更远?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十年考[J].上海教育,2011(20):24-29.

前一页12【后一页】

声明转载本文,未及得到作者同意。如作者不允许转载,请电邮本站,本站为公益网站
无任何商业运作,但我们同样尊重原作者权利和意愿。特声明。谢谢!


【相关链接】

  1.  首届江苏省双语教育观摩研讨会暨双语教育研究报告发布会 在张家港举行
  2.  深圳宝安:双语教育开启教育国际化新探索
  3.  王斌华教授:双语教学的十项操作策略
  4.  成都教育国际化启动“加速程序”:未来三年建设1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5. 【双语研究】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谈双语教育——智者给予我们的启示
  6.  巴克兰(BUCKLAND)外教在贵州——“一校一外教”项目:花开贵州(附视频)
  7. 【站外链接】三亚各中小学2018年起每所学校至少聘请一名外籍教师
  8.  美国特硕国际(American Tesol International)英语教师广西认证管理中心成立(视频)

(更新: 2019-02-14 )   


  相关网站友情链接 搜索本站更多信息    
   

 
本站LOGL
Copyright © 2004.- 2022  中国双语教育网   中文网址:双语教育网   备案序号:桂ICP备11001098号-1  
 
电话:0773-8825555     传真:0773-8827111      本站 E-mail:chinabilingua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