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双语教育网>>双语研究>>苏州市小学双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报告
|
|
|||||||||||||||
再现性。越是把普通的没有经过选择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结果就越有说服力。选择普通的学生、普通的学校和普通的教师作为实验的参与者是我们确立实验对象的原则。第一批被选参加实验的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高新区实验小学、东中市小学和平直中心小学当时在所属各区都不是家长择校的首选学校,而且实验班的英语教师都是走出师范学校校门不久,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2000年8月,这四所小学一年级各招收两个班的学生参加该项实验,学生就近入学,入校后未经筛选,只要报名都能参加实验班。其中浒墅关中心小学位于农村集镇,大部分是农村学生。8个实验班共有学生347名,6年来,因迁居、转学、转班等原因而减少18名,因为实验班的英语教学进度快,其他班的学生难以插班进入,所以没有补充新学生。 学生入学后,课题组对他们进行了智商测试和行为习惯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表明,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智力上和行为习惯方面两组儿童都不存在差异,且两组儿童在身体发育上也没有明显差异。 与相对稳定的实验班儿童相比较,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和科研人员却变动较大。其中一所小学的英语教师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换了8位,这些变动对教学和实验效果有一定影响。
二、实验的主要措施
1.培养学习型的科研队伍
从6年前开始实验的论证至目前实验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课题组始终坚持做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在开放的、不断学习的动态过程中,课题组伴随实验班学生一起成长。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收集国内外双语教育的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到国内外双语教育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定期组织研讨,要求每所学校校长和教师都围绕总课题,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使课题组不断创新和充满活力。
培训是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开展实验研究的保障。从2000年暑期开始,每个寒暑假我们都对实验校的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英语、语文和数学等各学科教师及班主任等课题组成员进行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高水平教师对他们进行全程总体指导,二是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三是外出考察学习,四是每周半天的公开课评课活动,五是定期进行口语培训。
2.探索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们外语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以笔译为主,以语法学习为重点,二是教学起点时间晚,错过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三是课时不足,缺少足够的教学时间。现在外语课虽然向低年级延伸,而且也增加了课时,由于延用我们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以教中文的模式教外语,跳过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听说阶段,儿童缺乏使用外语的环境,使儿童学得疲劳,失去兴趣,效果并不理想。
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先进经验,针对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是采取类似于母语学习的英语教学理念和策略。母语学习是一种习得过程,英语学习也要把以教学为主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习得为主。语言学习要经过反复的操练才能学好。它是知识与技能综合的学习,忽视了听说阶段,错过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敏感期,有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结果。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要把儿童日常接触、理解的事物以及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表达教给学生,不能限于个别单词的死记硬背,要把儿童最迫切需要学习的词句教给学生,实践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早期进行双语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如果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和害怕的情绪,会影响以后的学习。 二是课程设置。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安排5课时英语课,其中,一、二年级每周都有外教教师上一节口语课,三至六年级每两周一次英语口语课。主要是通过英语授课环境来促进儿童英语学习。 三是教材的选择。选择一套适合儿童学习的教材是关键,我们采用混合组编的方式解决教材问题,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由课题组选编、选用多种教材的组合内容对儿童实施听力和口语为主的教学。经多次试验和反复比较,我们认为这种形式更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法的主观能动性,更能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学到的词汇、句型和歌曲更多,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学到的知识更巩固,学习的效果更好,随着年级的增高,我们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增加学习的阅读量。 四是在其他学科中渗透英语学习。随着学生运用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英语课教学为核心,尝试向体育、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数学等学科渗透,以増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 五是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与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方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缺少广泛使用英语的社会环境,而语言学习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例如,在教室布置各种英语文字、图画、学生的创作,播放英语歌曲和英语故事片,校园里布置各种中英文对照的标识,校园里设置英语角,师生定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每年开展英语节与英语朗诵比赛,组织英语冬令营,要求非英语教师学会一定量的校园英语常用会话,鼓励学生回家教家长学市民常用英语等。 六是英语课采取全英语教学环境。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每堂课要教会学生几个单词、几个句型。尤其是低年级,首先教会学生开口,通过生动活沷、喜闻乐见的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英语学习。语言学习会出现一个沉默期,此间,学生即使沉默,不愿开口说话,但是他们对所教内容已有所接纳,从量变到质变,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学生普通喜欢这种教学形式,回家后能有兴趣主动听英语录音磁带,并教父母学英语,做小老师,颇有成就感。不少学生专致于听英语故事。事实证明,以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第二语言,有利于儿童提高外语学习水平和效率。 七是努力减少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学生先天条件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学习差异随之产生。教师适当加强后进生的补课是常用的有效方式。但是仅靠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存在先天的差异,有的语言天赋好,悟性高,自然学得好;有的则差一些。另外,在学习外语上女生普遍比男生要学得好一点,或许是一种先天的优势。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英语的重要性,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成为缩小学习差异的有效方法。除教师的课堂教学外,我们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把优秀学生发动起来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教别人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学习。这种形式既提高了优秀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帮助了后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八是以口语和听力为重点,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围绕这一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自编了低、中、高各年级泛读材料,不求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每一个词汇和句型,只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见多自然识广,同时提供与外籍教师、外宾和外国学生的交流机会,假期组织到国外考察,以及网上交友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并转为内在的需求。课堂上不肯主动发言和交流的害羞状况得到改善,学生整体认读,整体理解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3.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机制
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是整体改革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政府各级领导把双语教育实验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内涵展的重要科研项目,列入“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如何建立不断创新的科研机制,克服浮燥和脱离实践的泛理论学风是苏州教育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使教育科研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筑起沟通的桥梁才能有所作为。基层学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以及教育视野方面相对缺乏,迫切需要得到科研机构的指导和帮助,科研机构与学校的紧密结合为教育科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此项实验所取得的成效表明了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能性。
三、实验的效果
2006年6月,实验班329名学生小学毕业。测试结果,实验班学生掌握英语词汇2000个左右,英语口语和听说能力达到了初中毕业生的水平。我们按中考要求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测试,口语合格率(75分以上)占96.6%,优秀率(100分)占83.4%,听力平均分76.4,优秀率20.4%,大体与初中毕业生成绩相当。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课在实验学校所在各区毕业班学生中名列前茅。按总课题要求,浒墅关中小学实验班全体在操作计算机时率先做到了盲打,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实验班学生身体发育良好,思维活跃,有志向,有毅力,兴趣广泛,乐于助人,善于合作,思想品德良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表现突出。
通过6年的教改实验,校长的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和科研能力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本人和家长对实验结果普遍感到满意,实验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要求参加实验班的家长和学生逐年增多。
6年的实验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实验结果表明,只要科学地组织整体改革实验,用5至10年的时间提升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能够做到的。小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其它学科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初步用英语进行日常学习和生活会话也是能做到。
第一轮实验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缺憾和有待解决的各种矛盾。总结前期的改革实验,我们认识到,在实验过程中校长、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尤其是骨干教师不宜频繁调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效大提高后,加强在学科中渗透英语英语教学等将是开展下一轮双语教育实验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政府支持、课题组全体人员的献身精神以及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是实验取得成绩的三要素。传承我国优秀才的教育遗产,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理性总结实验取得的宝贵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勇于探索,就会在不断的改革实验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注 释】
这八所小学为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浒墅关中心小学、东中实验小学、平直中心小学、敬文实验小学、黄桥实验小学、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横塘中心小学。
Suzhou Primary
Schools Bilinggual Education Experiment Report Lu Tianchi
the city of Suzhou
(原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相关链接】 ◆ 辽宁省葫芦岛市双语教育实验研究调研报告 |
我
|
Copyright 2004. 中国双语教育网 中文网址:双语教育网 备案序号:桂ICP备050015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