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业发展  强化信息意识  深入研究与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双语教育网>>双语研究>>陈琳教授解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回首页


 

 


     

陈琳教授解读高中英语新《课标》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陈 琳

 

   

本站按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高中英语新课标突出八大新理念;面对实验中的问题,专家提供了新视点。细读高中英语新《课标》和陈琳教授的这篇专稿,我们一定会悟到,推进双语教育是实现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最好的途径。以下是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陈琳教授的一篇特约专稿,本站发布于此,供大家学习、交流。

    

 

 

 

通高中英语新课程自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四省区开始实验以来,经过实验省区的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广大教师与教研员以及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在外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英语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已逐步在社会、学枝、教师和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播。

 

高中英语新《课标》突出八大新理念

 

强调英语课程的两重性目标。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

陈琳教授

 

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特征.它对促进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工具,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换言之,我们要使英语课程在促进高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感发展价值现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高中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谓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也不单是外语技能的掌握,而是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目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素养的整合发展。正是这五种素养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使学生掌握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目标。

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经使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广泛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我们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制的建立、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材)的开发和更新,都必须具有时代性、反映时代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虽是在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基础上的延伸,但它仍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应该为高中学生的升学、就业和终生发展继续打好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外语素养。

但是.在我们强调高中英语课程的基础性的同时,还必须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高中英语课程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为此,高中英语课程就必须具有可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则是实现课程的可选择性的必要条件。多样化的课程既反映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发展需求。高中课程应能使学生在多种选择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进行选择、学会规划人生、学会自主发展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为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倡导符合语用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当前,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在国内外得到日益普遍的认可。所谓语用学的理念,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为用而学。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括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英语新《课标》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之中。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是青年人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英语是一门外语,在一个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因而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就会有助于克服学习外语中遇到的困难。而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更有助于学生参加语言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大量的外语教学研究已经证明,解决情感问题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

强调培养学习策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外语教学研究所提出的共识之一,就是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同时,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提倡多元化与多择化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英语课程评价受传统课程评价理论、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追求表面的评价效率,片面强调终结性评价,导致教学和课程整体评价的非人性化或机槭化趋势,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评价被简单化为考试,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片面夸大,直至形成分数决定论。新的英语课程评价对评价体系提出了根本性改革:它尊重被评者的主体地位,致力于理解被评者而不是批判被评者,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改变只重一时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评价观念,纠正功利化的只重分数的评价标准,推动动态的、形成性的、过程性的、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和体系的建立。

按照模块设计课程。高中学生已经发展到可以独立地规划人生、形成自己独立人格及思维方式的年龄。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发展方向,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而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就可以充分满足高中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个性的发展。高中英语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构成,有5个必修模块(1-5)、6个顺序选修模块(6-11)和若干个任意选修模块。同时,又采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并规定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高中英语课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高中英语课改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提出不少问题,如为数不少的教师和教研员对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面对高考,与初中阶段教学如何衔接.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过高.以及任务型教学如何实施等方面存在困惑。

高考问题。对有些教师来说,似乎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与学生应对高考的需求有一些矛盾。过去,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为了应对学生高考的需要,不再像高一、二年级那样用英语上课、着重学生的实用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用汉语给学生做大量的习题,以帮助他们应付高考。而现在,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再搞题海战术.不少教师和家长部为学生的高考成绩担忧。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近两年来,由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标的试行和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动,英语高考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在进行改革,但是,必须看到,高考的体制和内容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高中课标所提出的综台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要求来彻底改革。在这种现状下,高三的教师,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中帮助学生为高考做一定的准备,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有益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真正掌握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基础语法知识)的高中学生,应当是任何类型和内容的考试都不怕,都能考高分。应当看到,高分低能的情况已在大大改变,高分高能的学生在日益增多。广大教师应当看到,高中英语课改和高考改革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高中英语课改中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加以推进,加之《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试行,英语高考体制必然会日益走上更加合理的轨道

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当前我国各地的高中、包括4个实验区的高中学生.当他们在初中读书时,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改革刚刚开始试行。要这些学校和学生完全实施高中新课标所规定的一系列体制、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还需要有个过程。这个衔接问题也存在于教材的选用中。过去的初高中英语教学,一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上世纪90年代阶段出版的两套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立下汗马功劳的英语课本。而现在,各地各学校可以按地区情况种需要选用由教育部审定的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课本,这就出现了教材衔接问题。这些在教学体制、教学目标、教材选用的不衔接现象,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是合理的也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从现实情况出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向高中课标的要求和规定靠拢.就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是否过高。新课标着重强调了要求学生具备用英语做事情的语用能力。显而易见,这对我们过去所习惯的、主要要求学生解读课文难句”“分析课文语法”“就课文进行回答”“记忆单词和句型以及 做课本中的练习的教学路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革命。而这个革命的基本点,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单纯传授脱离语言实践的语言理论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培养学生的包括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理论、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不允许打折扣的。至于在实验过程中因地区条件的不同而对课程目标作适当调整.逐步要求达到课标的规定。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需的。

此外,我们有些教师,对高中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中的某些具体要求尚有不解之处,如对课标要求: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觉得要求过高。事实上,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除非他因曾经有过的生活环境使英语已经成为他的第二语言,否则,要求他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听教师用英语上课时、在答同时、在课堂上下进行英语活动时、与老师或同学及外国友人用英语交流时、写英语作文和作练习时应当用英语进行思维。换言之,在我们用英语进行表达和陈述、进行交流时,必须用英语来思维,这对培养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少的。 

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高中课标提出要在教学中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指出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由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提出在国外也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是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的老师对它还比较生疏,因此,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是十分自然的事。实际上,凡不是为语法而教语法的教师,凡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起初语言能力的教师,自己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实施着任务型教学法。只是不知道有这个名称而已。当然,我们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活动,并且概括了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明确无误地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这就为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不仅使我们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当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供初中和高中使用的全新的英语课本、推介了交际教学法时,对不少习惯于语法翻译法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多大的震动。而今天,十多年过去了,交际教学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普遍采纳,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和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以交际教学理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任务型教学,必然也会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为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发挥作用。

教师负担问题。新课标使教师面对许多新的课题和任务,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具体措施,彻底改变以高考成绩、毕业生的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并把高考升学率与职务变迁、工资与奖金定级挂钩的做法,建立合理的机制,保证广大教师的科研、进修、培训的机会和时间以及起码的生活和照顾家庭、子女的余暇。

 

基础教育课程阶段课程改革是一件关系到今后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千千万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千秋大业。虽然改革的过程会有许多困难、疑虑甚至非难,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知难而上,着眼国家未来,胸怀子孙万代,把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进行到底。一句话,教改势在必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坚持下去。我们已“登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研究资料:普通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全文)

     ▲ 乔玉全、张连仲等中外专家谈“英语教学怎样走出‘水土不服’” 

     ▲ 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领导刘洋副主任与陈琳教授作客新浪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4. 中国双语教育网   中文网址:双语教育网   备案序号:桂ICP备05001580号

 咨询电010-51262642  0773-8825555 8827111 E-mail:chinabilingual@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