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业发展  强化信息意识  深入研究与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双语教育网>>双语研究>>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双语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回首页


 

 


     
 

 

(作者: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课题组)

----------------------------------------------------------

 
 

2003年12月,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承担了苏州市“十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现将课题实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实验背景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冠名的一所现代化外语特色学校。其办学理念是“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办学,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凸现外语教育和双语教学实验特色,培养全面发展文理并重有外语专长的复合型人才。2002年10月被命名为苏州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

1.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世界各国的交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将不断加强,因此必然急需一批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基础教育有必要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好牢固基础。另一方面,双语教育作为一项科学实验,在苏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有序展开,这为我市各校的双语教育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随着人类的进步,外语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变成一种知识、思想和文化一种载体。外语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成为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改革的需要

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大家,我们急需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让学生直接进入外语情境, 拓展语言延伸空间, 用外语思考或交流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在加拿大、南非、新加坡等国的成功范例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我们的优势

学校非常重视外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成立了以程校长为组长,周彬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组织双语教师的培训,采取出国培训和外籍教师集训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的素质,拓宽其视野,赋予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双语教师中大力推广教育科研,

江苏外国语学校

 
 

江苏外国语学校的外籍教师在上课

 
 

中外学生交流-1

 
 

中外学生交流-2

 

推进双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及改善。组建双语教研组,由吕彤老师(由吴中区物理学科带斗人,苏州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参加首届苏州市双语教师培训)担任组长,采用英语教师与学科教师结对子的方法,帮助学科教师提高英语水平;努力做到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在2003年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双语实验班,选用和开发双语教材,运用多媒体整合辅助双语教学。

 

二、实验界定

 

1.国内外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型概述

除了文献中最常涉及的浸没型immersion model)、保持型(maintenance model)、过渡型(transitional model)以外,还有荷兰的互动型、德国的双向型和日本的双师型等等(张谦2002)。冯惠昌(1997)认为双语教学模型是双语教学研究的核心,足见实施模型的重要性。

张维佳在《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中,提出我国的双语教学可分为三个层级,并在描述这些层级时分别冠名以“过渡型”、“保持型”和“浸入型”;另一些学者(何全旭等2002;李萍等 2002)则断言“我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保持型”。我们认为对各种双语教学模式名称的使用是不严谨的。以“保持型”为例,首先,它源于美国,其对象主要是以弱势语言为母语的学生(Baker 1996: 185),而我国双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以强势语言(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其次,保持型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保持”。在国内,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只是“保持”他们的母语,而是希望他们的母语能不断进步,美国旧金山大学方帆教授的《从双语教育的迷思看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指出保持型“没有在中国存在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们的双语教学又岂能和“保持型”等名称对号入座?我们是否必须把我们正在探索实践中的双语教学往国外现存的模型中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已有学者提出:“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之路”(王旭东 2002),我们应该根据在非英语学科中全部或部分地使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型。

我们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型过程中,充分吸取国外各种双语教学模型特点之精华,比如来自浸没型核心特点之一的“以学生的添加性双语能力为培养目标”、来自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型(Sheltered Subject Matter Teaching)特点之一的“学科教学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和来自结构淹没型(Structured Immersion)特点之一的“提前教涉及学科内容的词汇”等,都是这些模型特别值得借鉴的地方。

2.我校实践的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 )模式就是在非语言科中运用外语全过程性地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即用外语语言作为主要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

双语教学不是完全用外语教授非语言类课程模式,而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其次,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交流和互动。这样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学生得到耳濡目染的外语熏陶,从而达到双重的学习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的效果,其外部环境不仅包含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育及相关活动,还包括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及相关活动,同时还包括使用英语进行也包括对外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教育内容。

 

三、研究过程

 

回顾实验工作,可以把课题实施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总体上体现出学校双语课题实施过程中“起点高、发展快、成绩佳”这几个鲜明特点。

1.氛围营造阶段

语言学习和文化熏陶都对环境因素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学校首先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并逐步实现了图文标识、听说氛围、读写环境和校园活动的双语化工作,实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为课题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生活用语进校园、日常用语进课堂的实验氛围基本形成后,从“寥寥数语”讲英语到“精彩纷呈”用英语,从部分学科的双语尝试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等多学科的大胆实践,从最初的单向灌输到后来的双语互动。

为配合课题的实施,更好推广双语教学,使学生尽快适应英语语言环境,学校强化了外语特色教学,引进了一大批英语教材, 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牛津英语》、《剑桥国际英语教程》《综合英语教程》等,学生经过加强英语教学后,良好的外语语言基础为双语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另外为创设英语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校组织编写了《英语歌曲100首》,选取英美经典名歌,并且配有光盘。(见附录成果)为配合该书的推广使用,学生会坚持每天选取一首播放,并每学期举行一次比赛,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构建及完善目标体系

① 总体目标 

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通过实验,不断扩大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及国际融合。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策略、共享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也通过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学习、合作、交流、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外语特色学校。

② 具体目标 

教材教法研究目标:研究、学习、借鉴国外原版教材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结合国内的课程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课标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学实践。

知识技能研究目标:探索双语教育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技能、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双语教育在各个具体学科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建立某些实验学科双语教学的操作体系及评价体系。

师资建设研究目标:研究各学科双语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双语教育对教师培养和自我发展的积极影响,探索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建立一支优秀的双语实验队伍。

教学资源研究目标:通过自身实验和对外合作交流,逐步积累国内外先进的双语教育资源和校本实验资源,研究对资源的科学分类和合理取舍,构建资源体系,建立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双语教育。

 

四、取得成果

 

1.双语教学研究促进老师的成长

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实践离不开高质量的双语师资队伍。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即使英语很好的教师,让他立即用英语授课也会很困难。因此,各学科教师的英语水平,教学水平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试想,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语法错误严重的双语课是否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再想一堂完全脱离数学学科教学目标的双语课,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吗?

外出培训:积极组织双语教师参加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双语师资培训和各地双语教育研讨、观摩等活动;(如积极参加苏州市双语节的各项观摩和研讨活动并积极发言),鼓励教师多渠道的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业务素质和外语水平;(双语教师中现有在职教育硕士两名)选派优秀的双语教师出国参观、培训或考察。截止目前,参加出国培训的教师人数已超过教师总数的15%。2002年9-12月物理教师吕彤参加了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苏州市双语教师赴新西兰的奥克兰教育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科及英语培训;2005年8月-9月,数学教师马建芳参加了吴中区教委的双语教师赴澳大利亚的培训与考察;2005年10月-12月数学教师李建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数学教师赴英国的培训与考察。通过交流与培训,双语教师开阔了眼界,领悟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外语交际能力、口语水平及专业知识。

外部引进:除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英语教师之外。我们还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如我们在初二年级就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苏州双语读本》的授课教师,这样,不仅为双语教学注入活力,而且提高双语教育师资力量,。

内部培训:主要包括外籍教师定期对双语教师进行的高级培训、英语教师和非语言学科教师的互助接对培训以及双语教育实验组内教研培训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培训相辅相成,逐步形成了“以外带内、以老带新、点面结合、跨学科融合、整体推进”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

另外,竞赛培训也是有效方法,我校每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必选项目中包括英语口语和演讲,年轻教师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与学校一同成长。

目前,我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双语实验涵盖了初、高中多门学科。各学科双语老师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双语教学水平较高,曾多次面向全国、市、区开设双语教学公开课,获得广泛好评。为不断推进双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每年都举办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竞赛评比活动,成效显著。在苏州市第二届双语节期间举办的“外研杯”双语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吕彤老师获中学物理吴中区一等奖、苏州市双二等奖、马建芳、周枫等7位老师分获区二等奖,这为我校继续稳步推进双语教育,提供了扎实的人才和制度保障。

2.有效促进了双语课堂教学质量和双语教研水平的提高

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双语课堂教学逐步告别了以往静态的、单向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开始呈现出与活动化、信息化有机融合的全新模式。“贯彻新课标、利用媒体整合、加强活动”,开始成为我校双语课堂教学的三个显著特征。

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实施方面,利用动静结合的课件,为学生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意境,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已构建切实可行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

以高中二年级立体几何中的“pyramid-棱锥”课为例,数学双语教学的设计:①创设直观情景:播放一段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片子,并请同学介绍一些关于金字塔的背景材料;②告诉学生“金字塔”一词在英文中的另一个含义——“棱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③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形成棱锥的精确概念;④让同学根据教师课前提供的词汇表,得出棱锥各组成部分的中文和英文名称。同时,教师根据需要,帮助同学进行适当的补充;⑤探索棱锥的性质;⑥以正误判断的方式对棱锥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讨论和研究。

在物理的双语课课堂上,针对学生现有英语水平,以及他们物理专业词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尝试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实验、上网、调查、汇报演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语言是工具,是思维的载体,通过小组合作,在实际的交流中应用英语,实施双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另外,我们的地理、历史等学科也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

借助于新课标的探索与实践,借助于课堂策略化的互动双语活动,借助于多媒体网络化的中外双语信息资源,学生双语课堂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主体意识和地位,以及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2003年12月,数学老师马建芳老师面向全国开设了数学双语《Vectors》观摩课,堪称这一课堂模式的代表,在公开课展示上获得专家、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对双语课堂教学,乃至对其他一些非双语的学科教学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殷会芳老师、周枫、徐志刚、骆军、沈君英等老师面向全区开设了地理、物理、计算机等双语观摩课,获好评。(见附件课堂教学模式)

校内校外双语组始终坚持以公开课与研讨会为双语教研的开放平台,积极带动组内教习、交流、合作、研讨。如定期围绕校内公开课的校内教研,面向区内外的区域合作研讨以及参加省市级的专题研讨等,借助这一平台,既能够与同行交流研讨双语教学经验与得失,学习许多双语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最重要的,还提高了双语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锤炼了双语师资队伍,收到了良好的教研效果。

3.加强双语教材建设,逐步提升双语实验质量

高质量的双语教材建设是提升双语实验质量的保障。教材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① 引进教材

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采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作为备课的主要依据。例如:牛津出版社的《Physics FOR YOU》、《 Physics Through Application 》。这两套教材在形式上,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配大量形象有趣的插图,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材从学生兴趣出发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英语浅显,通俗易懂,适合口头表达,很适合初中学生使用.我校在初中试用,效果良好.既激发了学生上双语课的兴趣,又加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相互协作,勇于实践与探索的精神。

在高中部采用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与江苏教育出版合编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教材在实验初期使用,语言正宗,表达地道,内容浅显,易于学生接受,在高中实验班使用效果良好。

② 国内教材

原版教材给予我们的是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但它和我们的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不能为双语教育而牺牲学科教学应有的水准。我们在高中部实验班采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双语教材《数学第一册(上)》《物理第一册》。人教版教材特色:教材内容系统,以它为基础来使用,优点是与教材内容同步,缺点是语言不够地道,专业词汇多,对学科知识挖掘过深,英文多为书面表达。在我们高中部英语基础好的班级使用,因不损伤现有学科教学,又强化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效果好。(见附录考试及实验测评)

③ 自编教材

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词汇量大、术语多、观点新,可以适当借用。自编教材适合学生的实际,国内外的优点兼而有之,更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自身的特色。逐步做到在内容上与中文教材互补,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在不损伤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双语教学力图做到知识扩张与应试能力提高相结合。

现已自编校本教程:

书   名

编 者

Modern IT Course

沈君英等

Physics unit of work

吕彤等

ART

杨丽燕

Suzhou Geography

殷会芳

Mathematics

马建芳

另外,将《苏州水》、《苏园六记》(英文版)作为选修教材,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加深了学生对苏州文化的认识。为创设英语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校组织编写了《英语歌曲100首》,选取英美经典名歌,并且配有光盘。为配合该书的推广使用,学生会坚持每天选取一首播放,对陶冶情操,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的文化精华有很好的作用。

以校本教程为核心的双语教育资源,在苏州市第三届双语节双语教育资源评比中摘取了一等奖的殊荣。(苏州日报报道)(证书附后),部分校本教程已被其他周边学校借鉴。

4.构建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取得突破。

① 课堂教学评价。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我们根据课堂师生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了评价体系。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而且把评价的核心放在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上。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发展,促使学生语言及科学素养的养成。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对学校双语师资队伍和双语课堂教学考核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课堂英语使用量标准:初一—初三年级:50%—70%,高一—二年级:70%—80%)

② 双语教师的评价。我们认为评价一个老师是否为合格的双语教师,除了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其态度、动机等因素也相当重要。不同的态度可以产生对双语教学项目不同程度的热情与投入(the enthusiasm and commitment),而Robert(1985)在威尔士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投入(commitment)对项目的成功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Cummins(2000)也认为确保双语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上至政策制订者下至教师和学生这些相关人员的持续的高度投入(the continued high level of mmitment)

作为一名双语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及从事双语教学实践的愿望;课堂英语的口头表达正确、规范、流畅,且发音纯正;英文表达准确;在内容上科学、规范,无语言错误;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深厚;勤于思考,勇与创新。

教学成果的评价

                           教 学 效 果 的 评 价 标 准

学 科 知 识 技 能

能   力

掌握一定量的英文专业术语

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加强

掌握各学科专用术语、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

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思考

读懂该学科的英语教学资料

在实际的交流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用英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获取信息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

 

5.课题研究的其他收获

○1双语实验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外语氛围,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多角度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应用外语的实践能力。

完全依赖每周几节外语课的学习,无论从学生接触外语的时间,还是从学生使用外语的空间,其学习外语的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难以满足真正学好一门外语的要求。而实践双语教学恰恰能有效弥补传统的外语教学的这一不足。她通过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外语学习和应用的环境与双语 背景,为学生多角度地接触外语,学习外语和应用外语提供足够的机会与可能。

在近几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我校的英语教学成绩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学生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更是成绩斐然。截止目前,我校学生在市及以上各级英语竞赛评比中共获奖项42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6名,二等奖20名。学校高中部学生100余人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四级通过率90%以上。

双语教育实验在促进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英语的高质量学科教学反过来,又有力地推进了双语教育的深入开展,二者相辅相成, 其中理科双语实验班在2005年高考中,两人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人考入南大计算机系,十余考入东南大学等名牌大学。这充分说明高质量的外语教学是双语实验的坚实基础,离开这一点,双语教育实践肯定是寸步难行。

○2通过双语教育实验,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年来的双语教育实践,促进了课题研究,打开了学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不仅有力推进了各学科教学的国际融合,带动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自主发展,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有效促进了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02年10月,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首批31所双语实验学校之一;04年9月,我校。05年分别与德国等国外中学成功实现师生互访,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随着双语课堂教学的逐步规范,学校的双语系列活动也在各个层面不断展开,加快了课题的研究进度:每年一届的“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初中双语节”,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每一次总能吸引众多兄弟学校的双语教师和许多领导、家长前来观摩研讨,学校的双语实验工作也多次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的赞扬。为以后继续深化学校双语特色内涵建设,不断促进双语教育与学科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有机融合提供长效的制度保证。

 

五、结 语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校在双语教育规划、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学科建设、双语教研、小班实验、双语课堂教学、双语考核评估、双语文化建设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相继取得突破,双语教学研究又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期,虽然成功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我们毕竟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将继续迎难而进,勇于探索,不断实践。

  


[附录]

 

1、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双语教育实验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程雄德    副组长:周彬

     成 员:李和明、金家顺、张飞、吕彤、周钦海

2、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双语教学课题组”成员名单

     负责人:周彬    主持人:李和明     主要实施人:吕彤

   课题业务指导:金家顺、周钦海    课题组成员:双语教研组全组教师

3、2003-2005年双语教研组选修课安排表

 

姓名

学科

年级

教材名称

出版社

任教班级

 

生物

高二

牛津教材

(生物、物理)

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二12

徐志刚

化学

高一

牛津教材

(生物、物理)

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一34

 

物理

高一

物 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78910

沈君英

信息

技术

高一

信息技术

自编

高一56

马建芳

数学

高一

数 学

自编

高一12


  
 4.主要成果目录

                              师 资 培 养 方 面

吴中区双语基本功竞赛物理一等奖

(吕 彤)

200412

苏州市双语基本功竞赛物理二等奖

(吕 彤)

200412

吴中区双语基本功竞赛数学二等奖

(马建芳)

200412

吴中区双语基本功竞赛物理二等奖

(周 枫)

200412

                                   

                              课 堂 模 式 构 建 方 面
      
课  例

Vectors

观摩课(马建芳)

第一届全国双语节上观摩(2003.12

Gravity

观摩课(周 枫)

吴中区教学研讨会上观摩(2004.2

The Reasons For Environ Mental Issues

观摩课(殷会芳)

吴中区教学研讨会上观摩(2004.6

Probability

公开课(马建芳)

大市级对外公开课(2004.11

 部分优秀教案(附后)

5.校本资源开发

 ① 参加苏州市第三届双语节双语教育资源评比摘取了一等奖的殊荣。(苏州日报报道)(证书附后)

 ② 正在使用的校本课程(附后)
       
学 科 方 面

书  名

编 者

Modern IT Course

沈君英等

Physics unit of work

吕彤等

ART

杨丽燕

Suzhou Geography

殷会芳

Mathematics

马建芳

       英 语 方 面
      《英语歌曲一百首》《100 English Songs》(附后)
     ③ 自制的部分双语课件(附后)

6.论 文: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论文

第一届全国双语节(2003.12

《多媒体环境下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论文

第一届全国双语节(2003.12

7.其 他:

 ① 英语竞赛获奖情况(附后)

 ② 四级通过情况

 ③ 双语节活动情况

 ④ 对周边的辐射及影响(附后)

 

(图片来源: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网站/本站报道 2006/5)



    
相关链接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周钦海论文:《对新课程实施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再认识》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4. 中国双语教育网  中文网址:双语教育网  备案序号:桂ICP备05001580号

 咨询电010-51262642  0773-8825555  8827111  E-mail:chinabilingual@gmail.com